2008年5月30日星期五

RFA记者采访灾区从成都经丹巴到马尔康的报道(视频)

(2008-05-30)

自大地震发生到现在近20多天时间内,从震中映秀镇到汶川县城的公路因泥石流被严重损坏,而且短期内修复无望。于是许多救援物资以及志愿者只能从成都绕道而 行,记者也试图从这条西线进入。车离成都经雅安到丹巴,一路只见大渡河边的泥石流随处在侵蚀河床和公路,幸好没有形成堰塞湖。自由亚洲电台林迪从成都经丹 巴到马尔康所做的报道

图片:城里街道到处有救灾横幅(RFA记者林迪)

视频:灾民遭遇地震的亲身感受(记者林迪)

视频:四川的藏区,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丹巴成了西线进入汶川的必经之路,它离震中直线距离不到两百公里,受影响不算严重,而市内标语横幅挂得不少,来往救灾车辆也不少。(记者林迪)

下午到达甘孜藏族自治州的重镇丹巴。虽然它离震中的直线距离200多公里,而且不在地震的断裂带上,但是,当地仍有相当的震感,市内的城区小学竟被震成危 房。被校门口的告示所吸引,记者跨入校内,见校舍大楼上赫然有一个大红字:拆!旁边一行小字注明,此房已被鉴定为危房,应立即拆除。而市区的街道上则挂有 许多抗震救灾的横幅和标语。

图片:市中心还张贴公布救灾捐款的名单(记者林迪)
图片:市中心还张贴公布救灾捐款的名单(记者林迪)

来往的各种车辆上,很多前后都写着抗震救灾的标志。沿着大渡河继续北行,终于到达汶川县所属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首府马尔康。这是重灾区汶川等地灾民向西避难的唯一通道。一位负责接待灾民的工作人员对记者介绍说:

“每天都是上千从汶川过来,敬老院、救护站都用来给受灾人员了。这些天差不多快上万了。我们接收的这些人差不多都急于想走,投亲靠友,因为余震太厉害了。我们这里是中转站,从这里到丹巴,然后到雅安,然后再到成都,一站一站地把他们送走。”

图片:市内的城关小学告示称,校舍已成危房 (记者林迪)
图片:市内的城关小学告示称,校舍已成危房 (记者林迪)

这里离汶川县直线距离不到200公里,由于也不在地震带上,因此城区房屋受损的较少。但是,一位羌族的中学生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学校综合楼被震成了危房,因此从5月12号开始一直不上课。

“学校出现了一些危房,有裂缝,没有人住了,是宿舍楼、综合楼,还有教室。当天地震时感觉摇晃得很厉害,所以下午就没有上课了,因为怕余震。学生住在帐篷里。第二天学校就关了,一直要到7月16号。这次地震有点厉害 --- 每天看电视、听报道。”

图片:校舍上写着:拆,应立即拆除(记者林迪)
图片:校舍上写着:拆,应立即拆除(记者林迪)

这位16岁的中学生是汶川县以北的茂县人,他一人从那里到马尔康上学。他也介绍了茂县当地的受灾情况。

“听我老爸讲,茂县房屋倒塌得很厉害,当天不过解放军就去了,把我老爸他们带出来,安置在帐篷里。就是余震不断… 听说有三、四十个人失踪了。”

记者所经的甘孜和阿坝两个藏区的城市民居在震后并无大碍,但恰恰是两所学校,中学和小学同时遭了灾。这是发人深思的。

以上自由亚洲电台林迪从成都经丹巴到马尔康所做的报道。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