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1日星期四

朱学渊评《华盛顿邮报》文章:永远的弱国!

朱学渊评:中华民族是一个“爱蛋甚于爱鸡”的民族,因此也一定是一个杀鸡取卵、穷途末路的民族。一个对言论自由毫无欲望的民族,其未来只能是一个:发展,动乱,再发展,再动乱,随时可能鸡飞蛋打的永远的弱国。

 华盛顿邮报:中国人注重国家稳定繁荣胜过政治自由与民主

饮冰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已结束,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 主席习近平荣升为中央军委副主席,使其成为2013年全面接替胡锦涛成为中国最高领导人的确定人选。在中国这一重大政治高层人事变动后,专栏作家伊格内修 斯(David Ignatius)随即对中国民众就“对中共军委副主席习近平”等进行了采访,结果令他惊奇的是,在中国,无论是学生、商人、记者和学者,政治绝非他们首 要提及的话题;相比政治自由与民主,中国人在乎的是国家稳定繁荣。

伊格内修斯撰文称,美国人有时认为,随着中国逾趋富裕,中国人很快就会要求更多民主与自由权利。但是,事实并非如此。中国对外国游人常提到的往往是:“我们喜欢现在所拥有的,而且并不担心会失去它;我们希望稳定,即便为此意味着要付出更少的自由与开放之代价。”

他在文章中称,在中国,人们更关注的日常商业与生活,而非政治选举。即使有抗议,也主要是关于经济和财产问题的。而对于1989年的天安门事件影响,除了获 得诺贝尔和平奖且被关押的刘晓波身上有所呈现外,几乎被克制得很低。学生家长们也避免告知自己孩子更多有关天安门事件的信息,以防孩子们知道更多会引起不 必要麻烦。

中国人对习近平的了解莫过于其“太子党”身份和“明星夫人”彭丽媛,除此之外,似乎再没有更多更深的了解。这使得习近平成为 一名极有可能“保持现状”的领导人,亦或是通过体制改革和财富扩大分配来平息异见人士的领导人。对于大多中国人来说,习近平这些特质似乎已经“足矣”。

在对北京101高中学生进行的采访中,大多对中国未来的看法不会集中在政治民主这一块,而是中国贫富差距问题、社会物质化以及人们追逐财富等。但是,他们似 乎都不愿就此给社会“找麻烦”。甚至有时外国人建议他们“主动选择一项事业,努力实现自己梦想”时,他们看起来还有些疑惑。

一位名叫Yin Wang的清华大学研究生对此给出了一种较为吸引人和精确的表述:中国现在的年轻人并不关心谁来接替胡锦涛,他们关注的是谁会成为第二个“流行天王杰克逊”。

中 国人不愿意冒险逾越言论自由方面那些模糊限制,中国国内有一种反复出现的“媒体自我审查”。而且学生报考广播新闻学校部分原因是为了学习那些被限制的学 科,年轻的记者们一旦过度挖掘官方报道将被视为“不可靠”,以后会失去不错的采访任务。而且,中国政府监督网络使其保持“温和”,中国商业界和消费者也会 予以配合。据称中国最大的一家网址就雇佣100人浏览各种微博进行审查。

在中国富裕城市的精英分子当中,他们最关切的似乎是来自偏远农村的农民工自己的各种忧虑,而非不太透明的中共领导阶层。

中国革命起始于农村,所以新中国“不公平”的增加显然有可能激发另一场革命,因为现在精英都市生活的威胁也来自那些贫穷省份。这也是人们对民主感到担忧的原因之一,即他们不想给予那些愤怒的农民选举权。而

此次中共通过新五年计划就号召进行“包容性增长”,目的就是为了让农民分享更多经济成果。

习近平当选军委副主席那天在人民大会堂一次宴会间的中国官员话称,尽管中国沿海城市可能像欧洲,但内陆城市更像非洲。这位官员在谈话中不时地提出“稳定”, 这俩字在中国听起来似乎已经成为一种“信条”。而且,这位官员只字未提习近平,这又是中国“反政治情绪”的另一迹象,或许像中国这样生于革命的国家才会对改革如此小心翼翼。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