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0日星期二

梁京:美中货币博弈,谁会是输家?

图为五月10日美国财政部长盖特纳与中国副总理王岐山签订了一个协议:设定未来贸易和投资的广泛合作框架



2011-05-10

美中货币政策博弈,不仅是两国最重大的国家利益博弈,而且已经成为推动21世纪全球经济和政治秩序演变最重要的国家利益博弈之一,这不仅是因为两国经济在全球的重要地位,而且还因为,这一博弈折射著两种政治体制,两种价值体系和两大文明实体的互动和较量。

正在举行的美中第三轮战略对话,标志著美中货币政策博弈进入了一个新的回合。而这一回合,美国明显占了上风。美国之所以占上风,首先是因为奥巴马对基地组织的斩首行动取得成功,从而改善了美国的全球战略态势。

美国出现了从战略被动向战略主动转变的机会。中国当权精英中一直流行一种观点,那就是本拉登是中国崛起的大功臣。如果当年没有911事件,美国就会把中国作为主要敌人,就会以举国之力遏止中国崛起。尽管这种逻辑相当荒谬,但确实是包括胡锦涛在内的一批中共最高当权者的真实思维。这种思维,反映了他们对自己的政治体制和价值系统的道义基础并无信心,却又不能放弃,因为他们的私利尽在其中。这种矛盾心理决定了他们只能以一种侥幸和自私的机会主义态度来对待国际事务。

此一回合的美中货币博弈令美国占上风的另一因素,就是两国的经济态势发生了对美国有利的变化。虽然失业人数依然居高不下,但美国经济已从危机中稳住阵脚。尤其重要的是,美国精英和民众的主流已经从危机中认识到,必须进行一场脱胎换骨的大变革,改变寅吃卯粮、不合道义的生活方式。这一广 泛的社会共识,为美国推动变革带来了新的道义资源和活力。

而中国经济则十分不妙,最大的麻烦就是通胀势头已不可遏制。中国最新的人口普查 数据表明,人口红利已经告罄,人口迅速老龄化和新增劳动力不足这一长期因素加上流动性泛滥这一短期因素,既生成了推动通胀的长期压力,又潜伏著恶性通胀爆发的近期危险。第一季度出现的贸易逆差,标志著中国贸易条件全面恶化的时代已经到来。

对自己的不利地位,中国当局显然十分敏感。在此轮战略对话之前,官方媒体一方面虚张声势,自称中方"可能占上风",但实际上已经没了底气。不难看出,这一次中方将不再以攻为守,而是更多强调双方都有压力,都要为对方著想,竭力否认"中美对立"。

美国媒体则流露出一种乐观气氛,说他们已经看到了中国松动汇率政策的迹像。这当然也是为美国方面造势。美中两方的观察人士都相信,汇率政策依然是此次美中对话的核心内容,而且,这一次人民币加速升值的可能性会比以往都大。

这个判断是正确的吗?既然中国已经出现了贸易逆差,既然中国通胀加剧事实上正在增加出口的成本,从而对美国贸易平衡有利,那为什么美国还要压人民币升值呢?为什么中国此次也很可能接受升值呢?

在理论上,如果两国都是真正的自由市场经济,货币升值的一方对缓解自身的通胀压力是有利的。这就是美国"为中国著想",坚持人民币应该升值的一个重要理由, 也是中方现在对本国人民辩解升值的理由。但中国经济并非真正的市场经济。其实,人民币升值能否缓解中国通胀压力是大有疑问的,因为中国并无大宗商品定价权,特别是没有能源和粮食的定价权,人民币升值最大的可能是加大中国输出通胀的压力,同时刺激中国资本大量外逃,这将是对中国财富的一次大掠夺。

美国当然懂得这个道理。美国的如意算盘是,美国现在不怕通胀,相反,还可能需要一点温和通胀刺激经济。只要人民币升值,美国就能扩大出口。美国更不怕中国资本逃到美国,因为这将减缓美国人由奢入俭的转型痛苦。

既然人民币升值未必减轻通胀,那中国打的又是什么算盘呢?中国当局已经采取措施严格限制民间资本外流,同时,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和主权基金海外投资的步伐。 因此,这一回合的美中货币博弈,美国官民都将是赢家,而中国的权贵资本也会是赢家,中国的老百姓和民间资本,则有可能又一次成为最大的输家。

――RF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