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7日星期六

管见:中共身上“黄金十年”的阴影

:胡锦涛、温家宝(左)给自己的任期戴上"黄金十年"的勋章,经得起检验吗?

胡温"黄金十年"看上去金光闪闪,内里却是政治改革与社会发展停滞,致使社会矛盾趋向于尖锐化,官民对立与分配不公都极其严重。

薄熙来衬出胡温政绩的反差

胡温政权自诩其执政的十年为所谓"黄金十年",然而,仔细瞧瞧这十年,有两个变化很有意思。其一,初期时颇有些新气象,甚至得到"胡温新政"之美誉,但是渐渐地平庸之气弥漫开来,不仅愈益保守,而且愈益反动。其二,中国在胡温执政前已加入世贸组织(WTO),于是,借助于全球市场,"中国制造"的内在矛盾,似乎淹没在市场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然而,欧美市场不景气持续数年,内需不振难以长久遮掩,生产相对过剩显露出来。

显然,"黄金十年"看上去金光闪闪,内里却是政治改革与社会发展停滞,致使社会矛盾趋向于尖锐化,官民对立与分配不公都极其严重。

胸有大志而仕途不甚如意的薄熙来,从中看到了机会。他挥舞起"共同富裕"大旗,肆意唱红打黑,为自己开辟道路。不料,没走出多远,就一头栽倒。当年"文革"失败,土地承包与扩大企业自主权的改革顺势而起,中国从毛式"继续革命"的困境中走了出来。而"重庆模式"则不同,它顺着"中国模式"的同一方向,虽不乏标新立异,毕竟"打黑"以"黑打"重演当年"五反",招致天怒人怨,且政治上树敌过多,注定了失败的命运。

但是,薄熙来在重庆施政,分明是政治家之作为,在中国共产党庞大的党政官僚机器中,显得很是与众不同。由此来看,胡温"黄金十年"其实显出愈益深重的暮气,薄熙来反而成为闪耀着奇异光彩的亮点。

毛式"猴性"及中共"狼性"

在中共历史中,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是文人政治家,毛泽东是率领群众造反的政治家,霸气之中不乏"猴气"。周恩来是一位很特殊的人物,身为政治家而不得不韬光养晦,中共建政后成为官僚之首,仍然不失政治家本色。邓小平则本为党的官僚,却愈益显露为一位铁腕政治家。他以"反右"阻滞中国公民社会成长,好不容易迷途知返走向改革,又接连打倒中共党内两位杰出的改革派政治家,最后总算还不糊涂,推动中共接受了市场经济。

权力到了江泽民手里,也同样迫使他从党政官僚成长为政治家,以"三个代表"引导中共走向全民党,然而他热衷于戏子表演的本性不改,党心民心中普遍地生出了对他的厌恶之心。而胡锦涛,则基本上是一个党政官僚,从他身上很难看到政治家的气质。于是,中国社会对官僚的厌恶,在"文革"之后再次达到高点。

在这种情况下,无论习近平如何参与扳倒薄熙来的动作,也无论他是否在幕后鼓动"红卫兵破四旧"式的"反日",或者他是否坚持认为批评中共的人们"吃饱了没事干"指手划脚,他的政治智慧已经不重要,只要他看上去象个政治家就行,因为当下的中国,政治家似乎应该有毛式的"猴性",或与时俱进的"狼性",而后两者现在都有相当的市场。

也许,政治家时代之后的官僚时代,因为工程师、辅导员们尽露"黔驴"本色而有些衰落,政治家的行情似乎看涨。

有限"终身制""制度化"外衣

不过,身处官僚时代,政治家的日子总不大好过。中共在其高层形成了某种权力分配的周期,其中,总书记为两任十年,政治局常委则与其交错,总书记的后一任,常委中应该有下一任总书记人选出现。其间,总书记与其前任元老,都要在政治局委员,特别是常委中安排自己的人,而总书记交出权力后又成为新的元老,形势就越来越复杂。与此形成对照的是,总书记们的"理论遗产"都要在中共指导思想之中占据一席之地,其中"牌位"的状况也愈益复杂。

这种权力的周期,披上了"制度化"的外衣,无限"终身制"为有限"终身制"所取代,且伴随着有限的差额选举,被标榜为中共"党内民主"的进步。这种没有灵魂的伪民主,已经是中共官僚机器的基本程序,各派势力玩得忘乎所以,根本不在乎对他们的批评。

政党的实质,为政治家的集团,而民主政治,即为政党政治。中国共产党若要恢复其作为政党之本色,本应张开臂膀,拥抱民主政治,而它却坚持其"两个绝不"或"五不搞"之类信条,以黑箱操作为乐,以帮会本色为荣,自以为回避政党政治就可以永远执政。

结果一不留神,薄熙来出事,厚重的黑幕赫然裂开几条缝隙,弄得它在其十八大之前手忙脚乱。这一场空前复杂的交易,尽显官僚政治之丑恶,即使有人要表现得像政治家,也不能不在那泥潭里随波逐流。

人们观察中共十八大之际的折腾,其看点,集中在中共新领导是否能够展现政治家的胸怀与气魄,突破其一党私利的束缚,以国家和民族为重,实行政治改革。中共的反应,是暂且以其宣传机器抛出所谓"理论准备不足"论来应付,稍后,就要看十八大透露的动向,以及十八大后的动作,才能清楚。


顾及社会呼声的改变限度何在?

所谓"理论准备不足"云云其实根本就是推脱之辞。中共早就以其"理论准备不足"的"社会主义"取代理论准备较为充分的新民主主义,至今它不仅自己不检讨,反而将"社会主义"祭为教条,禁止批评。现在,"社会主义"在中国失去吸引力,它的新的旗帜,是"共同富裕"。薄熙来被扳倒,他手中标榜"社会主义"的所谓"共同富裕"大旗仍然未倒。

实际上,现实中的分配不公,根源在于国家资本主义肆虐,市场化被扭曲,依恃行政性垄断而形成权贵集团,又进一步抑制市场化进展。权贵集团的垄断地位,正是建立在国有体制的支配性之上,为"共同富裕"而企求权力约束市场化,恰为本末倒置。合理的解决之道在于开放,以市场力量击退行政垄断势力,限制并削弱权贵集团,民众方能得到实惠。

那么,若说"理论准备不足",中共要做的事情,恰恰是把它那些所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谓"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劳什子,以及所谓"黄金十年"的滥调,扔到垃圾堆里去,真正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正视市场经济之自由发展,及与其相适应的民主政治之必然性。也就是说,今日之中共,需要更为彻底的思想解放,需要展开顺应历史潮流的政治动作。

然而,新一代中共领导心里肯定清楚,他们不会这样做,但又不能完全不顾及社会呼声,或多或少须有所改变。那么,问题只在于,改变的限度如何而已。


――原载《动向》杂志2012年11月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