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4日星期五

胡少江:翘首等待习近平复兴中国的“改革顶层设计”


2012-12-14
习近平上台伊始,将自己的历史使命定位于领导中国完成民族复兴的“伟业”。从他担任总书记之后的第一次记者会的告白,到他率领其他六位常委前往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发表的讲演,到他最近在广东深圳巡视期间的多次讲话,都是围绕著“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这个恢弘的主题而展开的。显然他也是希望以此来激励人民的斗志的。

其实中国近代以来的历代领导人无一不将领导中国走向复兴之路作为他们所追求的目标。从光绪皇帝到袁世凯,从孙中山到蒋介石,从毛泽东到邓小平,都是以复兴国家为己任的。无论他们最后做得如何,至少他们都是这样来开始他们的政治生涯,并接这样向他们的国民表白、向全世界表白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习近平上任以来的这些讲话实际上算不得有什么特别之处。

中国的许多领导人在领导中国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不断地取得进步,随后又不断地向后倒退,这种进一步退两步的模式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以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中国民族在二百年以前曾经达到世界总额的近四分之一。比现在所占的份额要高出许多。但是不出二十年,便从顶峰跌下来,成为一个被人瞧不起的落后民族。

习近平有什么新的办法,保证中国能够持续地实现经济增长,保证中国社会的长治久安,保证增加中国人民的幸福福祉,保证中国能够真正地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现代文明之邦呢?从习近平近来的讲话看,我们还看不出任何实质性的锦囊妙计。仅仅几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之类的口号,几条只涉及毛皮的改变作风的规定,这些是远远不够的。

当然人们也看到,与其前任相比,习近平和他的助手李克强上任之后谈改革谈得比较多。而且习近平上任之后的第一次出京视察,没有像十年前的胡锦涛那样去朝拜中国“共产主义”的圣地,而是到了中国当初改革的最前沿,中国与世界经济接轨最接近之处的广东深圳。无疑这是一个可喜的征兆。但是以中国之大,中国的局势之复杂,仅仅这么一点点“像征性”的举动也是远远不够的。

“改革”在中国已经成了一个定义含糊的词汇。三十年前, 胡耀邦、赵紫阳和和万里等人在谈改革的时候,说得是根本性的制度变革、方向性的政策变革、和自上而下的人事变动。用当时的流行语来形容,改革就是一场革命,一场不流血的革命。现在,“改革”成了一个大篮子,里边装的都是些微不足道的东西。这样的改革已经完全失去了其本质含义。

习近平、李克强等人说的改革究竟是哪一种改革?人们现在还不清楚。但是人们显然是朝著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改革、一个涉及深层次的体制弊端的改革、一个具有重大方向性的政策变化的改革去解读的。这种解读对与不对,现在还没有实际的内容来证明。

据说习近平和他的智囊们是“顶层设计”一词的发明者。他们意识到,中国的改革走到了今天,摸著石头过河已经不管用了,需要一个目标明确、路径清晰、方法有效的设计。而且这样的设计需要来自“顶层”。现在的问题是,不知道习近平端出他真正的改革“顶层设计”的时间有多长。时间太长,人们的希望就会变成失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