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4日星期三

《刘宾雁时代》在美国出版――纪念刘宾雁逝世八周年


法广 / 作者 旧金山特约记者 王山

2005年12月5日,流亡美国的中国伟大记者、作家刘宾雁,在西泽西州新布朗斯维克的罗伯特•伍德•约翰逊医院逝世,终年八十一岁。刘宾雁逝世前为自己写下墓志铭:“长眠于此的这个中国人,曾做了他应该做的事,说了他应该说的话。”刘宾雁的妻子朱洪将宾雁的骨灰带回中国,在刘宾雁逝世五周年之际安葬于北京郊区天山墓园。当局不准家人将刘宾雁的墓志铭刻在墓碑上,因此刘宾雁的墓碑是一块无字碑。在刘宾雁逝世八周年之际,这不能刻在墓碑上却刻在人们心中的墓志铭,有了更为丰富的注释:一本名为《刘宾雁时代》的著作将在美国出版,这本书的作者名叫马云龙。
这是刘宾雁逝世后,第一本记述刘宾雁生平的著作。出版《刘宾雁时代》的海外“明镜出版社”、刘宾雁参与创建的“普林斯顿中国学社”、明镜新闻出版集团《新史记》杂志社,本周六将在纽约,联合举办新书发布会。届时名人荟萃,这不仅仅是一场新书发布会,更是刘宾雁逝世八周年纪念会、追思会,刘宾雁思想与实践的研讨会。
“明镜出版社”在向读者介绍《刘宾雁时代》这本书时写道:“刘宾雁时代,在中国文学史上,意味着重振人的尊严,呼唤人性回归的时代,在中国新闻史上,意味着恢复新闻的真实性和人民性的时代。”
撰写《刘宾雁时代》传奇的马云龙,本身就是中国新闻界的一位传奇人物:他上个世纪60年代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70年代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分子成为死牢囚徒,八十年代发起和参加黄河漂流行动,90年代出任河南《大河报》总编辑后因报道真相被撤职;21世纪头一个10年,他将北明朗诵和制作的中国作家、诗人王康的诗作《中国的大雁,中国的十字架》音像光盘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公开播放,并开讲刘宾雁。马云龙与刘宾雁素未谋面,他遍访刘宾雁的同事、家人和亲友,历经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写成此书。他说自己写成《刘宾雁时代》,就“完成了一次踵武刘公人生道路的旅程。”
刘宾雁的挚友、旅美作家郑义为《刘宾雁时代》作序,题为《越远越亮的星辰》。他写道:“读完书稿,感概良多。文字洁净、生动、洗练、庄重,与时下中国作家种种通病不可同日而语。题目也好,‘时代’成为一个积极的元素,引导我们进入传主出生、成长、追求、受难的历史,并在此大背景下去解读这位悲剧英雄。这无疑是一本成功之作。马云龙极其敏锐地把握了刘宾雁对当代的意义,以诚实的书写拯救着民族的集体记忆,使刘宾雁从‘人间蒸发’中复活,再次举起自己的火炬,走入人群,照耀着我们的精神原野。”
郑义写道:“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新闻史上,我们还找不到另一只如刘宾雁那样的大雁,能够如此英勇如此热情如此痛苦地在风暴中飞翔。它的每一次俯冲,每一声号叫,每一滴泪水,每一片被折断的羽毛,都在人民的大海上激发出雷鸣电闪和掀天的巨浪。”
2005年2月23日,刘宾雁八十寿辰时,记者曾前往新泽西州探访刘宾雁先生。他与夫人朱洪住在普林斯顿大学附近的小城温莎市。宾雁先生正被癌症折磨,但精神仍然高昂。他对记者说:相信自己还能多活九年,到时应该完成了撰写的长篇著作《走出五千年泥泞》。刘宾雁流亡海外十六年来,从不曾停止为中国的民主和人权事业写作和呐喊。流亡中的刘宾雁对中国前途、命运的思索,已超出当年写作《人妖之间》、《第二种忠诚》时的境界。只可惜《走出五千年泥泞》未能完成,这部著作的手稿,与他在美国撰写的大量评论和发表演讲的原稿和记录稿,都是刘宾雁留给中国的宝贵思想财富,如今却不知存放在何处。记者尚未读到《刘宾雁时代》这本书。记录完整的刘宾雁,应该包括流亡中的刘宾雁,当《刘宾雁时代》出版之际,人们便要期待马云龙先生再写出一部《刘宾雁时代》的续集。

【附录】

视频:中国的大雁 中国的十字架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