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9日星期一

牟传珩:中南海進入神經衰弱時代——習近平設「國安委」誰緊張?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兩個「黨政不分」的違憲機構。特別是中南海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新「改革」方案,究竟基於什麼背景?幕後隱藏著何種動機以及它將發揮何種作用?引發中外輿論廣泛猜測與聚焦。

  伴隨三中全會的「爆炸聲音」

  然而,就在北京大肆炒作三中全會的召開,並加強安保措施的前夕,北京天安門前竟發生了震驚世界的吉普車衝撞金水橋護欄,燃爆造成五死四十傷事件。不久,山西太原市迎澤大街的山西省委大院外發生共三處八響「小型爆炸物連環爆炸」,造成一死多傷事件。三中全會剛剛閉幕,新疆喀什巴楚十一月十六日更是爆發警民暴力衝突,造成十一人死亡,其中包括兩名協警及九名襲擊者,另有兩名警察受傷,令中外輿論震驚。

  目前,中國大江南北隨時、隨處都在爆發民眾憤世不滿的事件,以至於「爆炸聲音」與群體抗議遍地開花,社會穩定難以維持。當政者為了應對這一局面,從中央到地方,從中南海到居委會,監控滿街,警察遍地,每個特警的現代化裝備都時新昂貴,維穩觸角伸入每個角落。

  新華網曾轉載《光明日報》一篇題為《「天價維穩」的無底洞有多深》文章,援引《社會科學報》文章指出,「權威數據顯示,維穩財政預算執行情況令人震驚:全國內保費用達到五千一百四十億元,已接近軍費的數額,中央公共安全支出增幅達百分之四十七點五。」該文還抨擊各地近年紛紛成立「維穩辦」、「綜合治理辦」、「應急辦公室」等機構,以致維穩經費猛增,並質疑「天價維穩」何時休?正是在中共如此暴力鎮壓與「天價維穩」均毫無成效,致使中南海政權安全沒有保障的背景下,謀劃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以統籌包括外交部、國防部、總參謀部、公安部、國家安全部、商務部、中宣部、中聯部,以及港澳辦、中聯辦、國台辦、僑辦等各部門的集權「改革」,才被應急推出。

  中南海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中國在「改革開放」三十五年後的今天,政府拒絕任何政治變革,令今日社會陷於無法解脫的焦慮、憤怒與不安中。

  在二十一世紀世界政治、經濟社會的深刻變化和國內市場化改革令價值觀和利益格局多元化發展的今天,中共意識形態已喪失了主導性地位,由此導致其執政價值觀的紊亂與發展方向的模糊,其精神資源、政治組織、執政地位、社會信譽均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這在本質上說,就是中共一黨專政管理方式與社會渴望變革的內在衝動的矛盾激化,因而經濟危機與社會情緒最終必然導致整個社會的政治危機,即管治危機、認同危機、合法性危機、參與危機、整合危機和分配危機。特別是當今國際形勢風雲變幻,平靜的背後暗藏著綜合國力的激烈競爭和世界民主化進程瀕臨北京城下的衝擊。當然也包括來自於周邊國家,比如日本、菲律賓等國的海域挑戰,以及國際恐怖主義和網絡安全等方面的問題,都構成對中共政權安全的挑戰。

  從「危機意識」到「政權安全」

  江澤民早在《對十六大報告稿的幾點意見》中就強調「增強憂患意識,居安思危」,要求全黨清醒地看到「面臨的困難和挑戰」與「巨大壓力」。胡錦濤執政時期也多次談到「四大危險」(精神懈怠的危險、能力不足的危險、脫離群眾的危險、消極腐敗的危險)。新黨魁習近平更是在今年六月二十二日至二十五日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專門會議,首次提出每個政治局委員都必須以維護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政權安全大局」為執政生命線。這一提法在黨的正式文件中極為少見,其要設立中南海政權安全統領快車道的計劃蓄謀日久,在如此「天價維穩」警察王國體制下也沒有安全感。

  不少輿論認為,中共的國安委是效仿美國和日本那樣的超黨派國家安全的委員會,但事實上中共國安委的性質與作用完全不同。比如,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只是幕僚組織,並不是決策機構。而中共設立的國安委則不僅可以制定國家安全政策,還可以「研究解決國家安全工作中的重大問題」,是以維護「一黨壟斷權力」的核心價值與核心利益為根本目的的。

  一黨政權的「雙安全」

  十一月十五日,新華社發表習近平就《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向全會作的說明中談到關於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理由時說:「中國面臨對外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對內維護政治安全和社會穩定的雙重壓力,各種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因素明顯增多。」由此可見,新設立國安委的職能雙向特定:對外維護主權安全,對內維護統治安全,即一黨政權的「雙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共三中全會公報中,是將國家安全委員會放在「創新社會治理」一節的,很明確中南海設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憂患更著重於對內。對此,黨喉舌《新華網》引用文章稱,國安委對內的政治安全涵蓋的範圍包括「政權安全、社會穩定、民族宗教政策的確保和戰略機遇期的維護」等。在中共的統治意識裡,國家安全的實質,就是中共的政權安全。

  習近平當局高度神經緊張

  《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有廢除勞教的內容,又刺激了一些人開始做起中共可能改弦易轍的春夢。然而,習近平當局以理論、道路、制度的所謂「三自信」封殺民主化政治改革輿論空間,至今都在堅持靠「壓制不同聲音」來維持僵化政治立場。就在十一月十五日公佈上述《決定》的同時,主張普世價值的學者張千帆、章立凡等人博客遭關閉;路透社和《華爾街日報》中文網站雙雙被封堵。這種從鎮壓「新公民運動」,到打擊網絡大V的所謂「改革」,表徵的正是習近平當局因憂患其「政權安全」的高度神經緊張和毫無政治自信的腦N衰弱狀態。

——原载《争鸣》杂志2013年12月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