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28日星期五

遭遇挑战:习近平施政政治挫折与前景(王军涛)

图:徐才厚随习近平出席军方文艺演出(圈中者为徐才厚)



即位已经一年多,红色太子、中共新核心习近平本想大刀阔斧整顿江山,圆中共建党百年梦。但两年中两次受挫,反映出中共江山困境积重难返,习近平的努力很可能是末日降临前的回光返照。


继位之初

中共17大,政绩平平的习近平被选作18大后中共继位储君。虽然那时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快速,到他正式接班时,国力已成世界第二。与历史上专制新君一样,习近平在几个层面提出和推进新的执政设想。他意识到自己在中共生命年轮中的位置,提出百年梦作为自己的历史定位。在他的任期内,中共将建党一百年。他要让中共在百年之际,复兴中华民族。为了实现这个百年梦,习近平继续推进强化中共领导、面向发展的 改革。同时,随着国力强盛,习近平要改变韬光养晦的国际关系策略,确立中国在区域中的安全和国际事务中的主导地位。另一方面,习近平深知中共江山外表光鲜、内部糜烂不堪。他几次严厉警告全党,如果问题不解决,中共亡党亡国指日可待。最大的问题就是腐败和暴政。腐败不仅是贪污和公权私用,导致全社会愤怒和不满、社会风气败坏,而且使得新的政令难以贯彻实施。而暴政则是党政官员谋私滥用职权和维稳机制,激化各类社会矛盾,导致民鼎沸。

在胡锦涛的配合下,习近平刚上位就把党政军的主导权抓到自己的手中,摆脱胡锦涛十年傀儡的尴尬位置。为了确保自己的执政达到目标,习近平想以整党作为作为手段,肃清腐败和不愿追随自己的官员,建立能贯彻自己意愿的干部队伍。面对社会不满,习近平不仅摆出开明姿态对待异议意见,而且提出要把权力关进笼子里。在国际事务中,习近平抓住周边领土冲突话题,强势维护所谓国家核心利益。


一再挫折

然而,习近平的执政理念和作为,在三个方面受到挫折和挑战。在党内,习近平想恢复党风政风的做法并没有得到官员的拥护,其整党设想因为高层反对无法通过。有证据表明,习近平本想在去年七一隆重庆祝中共建党纪念日启动反腐为核心的整党运动,但未获高层通过,以至于中共建国以来第一次出现"七一"无纪念活动和重要文章的怪事。吸取教训,习近平以反腐大案震慑人心,建立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具体做法是,抓住周永康和徐才厚两大集团案件,震慑党内不同意见。然后强势运作,建立国家安全机制,以战时体制集中所有权力在自己手中。这个设想在三中全会初步实现。但是,最近迹象表明,习近平再度受挫。一是徐才厚重新现身,表明人事整肃难以到位,随之必然是震慑作用弱化。二是难产的两个集权小组人事名单最终让李克强入局,集权体制也大打折扣。

在社会上,习近平开明姿态与胡温新政一样,并没有简单地建立良好形象,而是吊起民间重建正义的胃口,舆论迅速突破现有中共格局容量,不仅要求解决邓江胡时期的案件,而且要求实现普世价值的宪政民主的政治改革,这就威胁到中共执政地位。习近平对策是亮剑,肃清网络上独立意见领袖,抓捕和迫害街头挑战中共执政的民间力量,禁止宪政民主的讨论。然而,网络热度虽然有所减弱,但人们心中愤懑更加强化,街头反抗则有增无减,更大规模的反抗在酝酿和发展中。习近平的民间威信在这些压制和迫害中轰然倒塌。

在外交上,中共突然强势冲突的行动策略,引发国际社会强烈反弹。各界担心中国的扩展讨乱既定国际格局和秩序。美国则继续以有利的战略地位和优势的实力借势回到亚洲和一系列中国介入的区域和国际事务中的角色。在去年的中美峰会――习奥会上,美国不仅明确拒绝中国实力维护国家核心利益、改变周边领土现状的做法,而且提出要中国承担大国责任,消除在网络、外贸和军事方面对国际社会造成的各种扰乱。日本、菲律宾和越南都采取对抗姿态应对中国。亚洲安全局势进入不稳定期。


习近平选项与前景

一再挫折,是专制体制中有抱负的新即位执政者必然遇到的困局。习近平当然不会在这些挫折面前罢手,而是会寻求新的方式,克服阻力,突破困局。细节可有许多不同,但是大的方向有两个。

第一是继续沿着专制思路解决问题,进一步通过宫廷阴谋和政治镇压,对内肃清异己,强化个人权威,对外穷兵黩武,甚至不惜战争。这条道路曾是中国有为的专制帝王的共同道路。但这条路在现代社会很难行通。袁世凯、蒋介石和毛泽东都曾走上这条路,但也都最终失败,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即使行得通,这条路也是给本国人民和整个人类带来灾难的路,因为内这条路最终导致的是法西斯军国主义的崛起。而沿着这条路崛起的军国主义的专制强权最终会被国际国内的正义力量推翻。

另一条路是顺应人类历史潮流,进行体现普世价值、面向宪政民主体制的政治改革,让社会逐步解决和消化现有问题,恢复正义,并在解决问题中逐步建立一个宪政民主的政体。走这条道路,会有局部混乱、冲突,甚至也会有叛乱和政变,但这些都是有限度的危害,最终社会在克服这些极端主义的麻烦中建立新的共识和维护政治稳定的机制,为长治久安的政治创造稳定的条件。


(作者为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

――原载《动向》杂志2014年2月号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