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4日星期二

高新:“吉林帮” 能有今天全仗当年江泽民的哺乳


surong.jpg
图片:苏荣。(网络资料)
早在去年三月张德江正式接替了吴邦国的全国人大委员长职务时笔者即在本专栏撰写了《张德江与中共高层的"吉林帮"》一文,受专栏文章篇幅所限,当时仅把中共政坛上的"吉林帮"成员中官至党和国家领导人或已有升任党和国家领导人之希望者做了简单的分析和介绍。除了张德江本人,该文中第一个介绍的就是与张德江正式接替吴邦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的同时正式辞去江西省委书记职务升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苏荣。另外还有与苏荣一同出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但因为已经是十八届中央书记处书记所以比苏荣更有实权的杜青林,以及曾被胡锦涛和刘云山双双看好为十八大上的中宣部长接班人选但被习近平断然否决故才被安慰性"提拔"为十二届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的吉炳轩。

除了上述人等,笔者在该文里还特别提到了在李克强内阁里被任命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的徐绍史。

近日随着苏荣同志作为十八大之后第一个在任副国级贪官被习近平和王歧山揪出示众,海内外媒体都在热炒"吉林帮",其中一些评论文章为了凑数,硬是把一些祖籍是吉林,但本人不但政治上不是从吉林起家,甚至从未在吉林省境内生活过的一些在位官员都纳入以张德江为代表的"吉林帮"内,比如前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等。如此一来,反而把祖籍不是吉林,但却因为青少年时代在吉林生活时与张德江"恰同学少年",步入中共政坛之后一路受到张德江关照的徐绍史忽略了。而如果说习近平与王歧山的"革命情谊"是始于近半个世纪前的陕北插队时代的话,徐绍史与张德江那个时候的关系只能说是比习近平和王歧山来得更近,在吉林省汪清县罗子沟公社的"青年点"里"同吃一锅饭,同睡一铺炕......"

熟知徐绍史和张德江曾经有过这样一层"纯粹的阶级兄弟关系"的中共国务院人士称,虽然说徐绍史曾经被温家宝欣赏,但如果不是看在张德江的面子上,徐绍史何德何能可以出任李克强手下的一个权力最大的正部长级职务发改委主任?

众所周知,国务院的发改委一把手不但在位时无论是实权还是实际政治地位,都是高于其他部委一把手,而且如无意外,在五年之后被安排出任一届党和国家领导人是铁定的----或是中央政治局委员兼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或是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的副职领导人。最现成的例证就是国务院的上届发改委主任张平已经成为张德江手下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了。

笔者在《张德江与中共高层的"吉林帮"》一文中介绍完徐绍史还特别点出了另外一个也是被张德江从吉林提拔起来的干部叫全哲洙。此人虽然比张德江年轻,但当年进入延边大学当工农兵学员的时间还比张德江早两年。一九七二年张德江被从吉林省汪清县委选调进入延边大学的同时,延边大学把两年前入学的工农兵学员之一全哲洙替换给汪清县委,两人从此结下了政治缘份。日后张德江担任吉林省委书记期间全哲洙即被他提拔为该省副省长。继而在张德江的不断关照下此公已经具备了三届中央候补委员、一届中央委员的优厚政治资历,官至全国工商联党组书记,再加上他的朝鲜族背景,明显是已被看好的下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人选之一。

如此说来,苏荣虽然中途出局了,但待到二零一八年中共十三届全国人大召开,张德江如愿再继任一届全国人大委员长的同时,中共副国级以上的在位官里至少又可以增加两名重要的"吉林帮"成员了。

而这个"吉林帮"是如何形成并"成长壮大"至今天,则应该追溯到江泽主政的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

除了我们前面一一罗列出来的"吉林帮"在位官员,已经平安降落的"吉林帮"中曾经官位最最高者无疑应该是在张德江接替全国人大委员长,苏荣升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同时从国务院副总理职务是"功"成身退的回良玉以及曾经担任过一届国务院国务委员继面又担任过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的王忠禹。

上述名单中除徐绍史之外的其他所有,都是在吉林省政坛官至副省级之后在江泽民时代即被陆续安排进京或者异地晋升的。

正如笔者在过去的文章中已经介绍过的,当年江泽民在位十三年,外界对他在北京政坛安插"上海帮"势力不遗余力多有抨击,其实如果从地域角度划分干部派系的话,当年江泽民在位时陆续重用的包括张德江在内的从吉林起家的干部并不比从上海起家的干部的数量少。原因是一九八九年春夏之交的"政治风波"过程中,当时的吉林省委和省政府表现得最"稳定",被中央认為是"坚信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经受住了1989年春夏之交国内政治风波和国际政治风云剧变的严峻考验。"

共产党政权自从"八九风波"之后就一直强调培养和提升干部的首要前提就是"政治上强",而当时的吉林省无论是地方干部还是当地驻军干部都是"政治上超强"。再加上一个政治上"强中之强"的,被当时的吉林省委和省府干部尊称为"老班长"的高狄一度是江泽民进京之后物色到的第一政治心腹,吉林干部们怎么可能不被江泽民个个看好?

曾经在一九八五年中被任命为吉林省委书记的高狄本是被当时的中组部推荐给胡耀邦的中央办公厅主任接班人选之一,另外两个是吴邦国和温家宝。高狄虽然是中共政权的"老报人"出身,但毕竟功底有限,与书香世家出身的温家宝放在一起比较一下就立刻败下阵去了。但是,文字功底的好与不好总是相对而言,与当时的大部分战争年代里打出资历的老干部们相比,高狄怎么说也是党内老干部队伍中的"文化人"一个,所以曾经短期在吉林省委任职,日后担任过河北省委第一书记的一个叫高扬的老干部被王震强烈举荐为中央党校校长之后,立刻向中组部要求调高狄到自己身边,于是已经在十三大上继任中央委员的高狄于一九八八年初奉调进京,出任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

在那场"政治风波"的整个过程中,高狄的立场始终如一,从未向赵紫阳一边倾斜过。所以当时的吉林省委一班人在发现中央就学潮问题出现"两种声音"时,根本不用担心"无所适从"的问题,全靠高狄随时给他们电话指示,要求他们"在大是大非前面千万不能站错队"。

一九八九年六月初,形势发展至邓小平强烈意识到"党报已经不在我们手里",时任政治局委员兼中组部长宋平在接到邓小平等元老指示,"六四"枪响之后立刻派人接管《人民日报》时,毫无犹豫地选中了高狄。

接下来,高狄立刻就成了新任总书记江泽民站稳政治脚跟的主要依靠对象之一。直到邓小平南巡之前,因为高狄不愿服从被邓小平安排分管意识形态的政治局常委李瑞环的调遣,在《人民日报》的宣传方针上经常越级直接向江泽民请示汇报,而对舆论工作尤其重视的江泽民也一度是百分之百地依重高狄,所以高狄随时都有超过意识形态主管领导人,直接觐见江泽民的机会。期间不但向江泽民举荐了好几个自己在吉林省一手提拔起来的地方干部,甚至还举荐了当地驻军的政工干部徐才厚。如此说来,如果可以把高狄形容成当今中共政坛上"吉林帮"的"生母"的话,江泽民则可以被形容成这个"吉林帮"的"奶妈"。

至于高狄在吉林任职期间已经被他提拔至副省级岗位的官员里最先被他推荐给江泽民的则是回良玉。而日后回良玉又如何分别向江泽民、曾庆红等人保荐了苏荣......个中详细的运任过程,下篇文章里会继续介绍。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RFA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