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8日星期一

项小凯:澎湃新闻是环球时报的对端产品

网络漫画

2014年7月22日,时政媒体《澎湃新闻》正式上线。当天,澎湃CEO邱兵的发刊辞,"我心澎湃如昨",成为各大网络媒体的转播热点。半个多月已经过去,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尽管澎湃新闻不乏自身特色,但总的来说,仍然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
澎湃新闻,同时运营传统的网络门户与新兴的手机阅读平台。在视觉风格上,与传统网媒有较大不同,澎湃不再使用复杂的版块结构以及广告设置,而采用简约的单一时间线排列,一条龙式地整合时政新闻与评论。同时,不再设置内容多级分类,而采用标签式查询的方式,以此替代传统的分类浏览。这种版式风格,显然更方便手机用户阅读。通过对手机用户的侧重性,澎湃新闻体现出对移动传媒市场的战略考量。
在内容方面,澎湃新闻所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涵盖国内与国外、政治与经济、时政与思潮等多方面题材。澎湃的内容发送量,也非常之大,平均一天的原创首发文章,多达50馀篇。在时政内容方面,澎湃的专注与流量,确实可圈可点。
经过新媒体与市场化包装后的澎湃新闻,多少让人耳目一新,但这些表面上花絮,仍然掩盖不了澎湃的真实角色。
根据彭博商业周刊的一篇文章透露,澎湃项目的初期投资,为3到4亿人民币,其中部分资金来自于政府,部分来自于商业投资,而政府的参股比例,尚无明确信息。但澎湃隶属于上海报业集团,受管于上海市宣传部。澎湃新闻,仍然严格遵循中国传媒行业的"党宣传机关主管"、"党媒机构主办"、"党审查机关监察"的模式,在业务结构上,并无实质性突破。
澎湃每天所推送话题之多,令人眼花缭乱,但仍然透射出明显的体制指导色彩。在最近的时间线上,澎湃连续推出"习近平着作《之江心语》"的关键字话题;而近几天的头条文章,则是香港"反占中"的相关话题。澎湃新闻,无非是另一份通过市场化包装的党媒。
实际上,以市场化手法,包装党宣媒体,也就是"市场化体制喉舌",澎湃新闻也并非首例。另一家更为奇葩的媒体,隶属于中共中央党报《人民日报》的《环球时报》,则是这一运营模式的先驱。若按照新闻行业的水准来看,环球时报的很多文章,内容非常粗糙肤浅,逻辑也经不起仔细推敲,但往往却能以煽动性内容,吸引民族主义倾向读者的眼球,并且以国家政权立场为导向,屡屡设置舆论的议题。
不过,环球时报这样的媒体,显然还远不能涵盖市场对传媒服务的全部需求。甚至在部分读者市场,因其风格过于夸张,环球时报还受到相当的反感与抵制。在微博等网络媒体上,环球时报的名称,被网友嘲弄性地改名为"坏球时报";而其主编胡锡进,也被网友戏称为"飞盘党",意指象某种动物一样,奔跑紧咬上层的旨意,发挥放大后再投向传媒。这些现像说明,在网络等新兴媒体领域,环球时报等一类媒体的市场竞争能力,极为有限。
澎湃新闻的逢时而生,则可看作是体制在打压亲自由化的自主媒体的同时,也通过采取市场化运作,以填补占领因此而造成的信息需求空洞。从这个意义上说,澎湃新闻,与环球时报,二者并无本质上的不同,都是"市场化喉舌"的实体。它们在内容风格上的巨大差别,只是由于分别为不同的市场区段,提供传媒服务,相互之间为"对端"的关系。在"主管-主办-主查"的管制模式之下,它们具有相同的体制身份,是中国高度垄断的体制传媒系统的不同分支。
时评人莫之许,在《大陆互联网进入体制化时代》一文中指出,在此之前的中国互联网兴起,以及自媒体传播方式的出现,对体制的"主管-主办-主查"的媒体管制模式,造成一定程度的冲击。而体制的反应,则是进一步强化管制,将互联网的传播领域,也纳入到体制的管理模式之下。前一段时期,当局对微博"大V"用户(拥有众多关注者的认证帐号)的打压,与对所谓"网络谣言"的整治,以及近日中央网信办的"微信十条"禁令的出台,都可以看作是对莫之许这一判断的证明。
如此,在后果上,对于未来可能出现的媒体自主化尝试来说,不但要面临体制管制的刚性打压,还要面临"市场化喉舌"的利润挤占。其生存状态,显然将更为恶劣。从这个角度来看,类似于澎湃新闻这一类媒体的出现,对于新闻自由而言,绝非福音,而是噩讯。
——东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