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30日星期二

林忌:民族性大论战

梁文道批判香港本土主义,把矛头指向陶杰,在昨日苹果副刊仍坚持说:「本土族群主义的背后,有陶杰先生言论的养份」,成为香港否决政改以外,由政界谈论到文坛不止的议题;然而,在口水与朋党之外,真正的议题却被遗忘了:一, 所谓「民族性」是真货还是伪学?二,香港的本土思潮,真的是个别人士之果吗?

由胡适的《差不多先生传》、鲁迅的《阿Q正传》、柏杨《丑陋的中国人》的酱缸、陶杰的「小农DNA」,其实都是在批判华人思想的问题,狠狠攻击「中华文化」影响下,华人的种种陋习的源头,即华人穿起西装,驾驶著德国的跑车,西化外表的包装,都无法改变其内心的「丑陋」。事实上,随著中共经济改革三十几年来,这「民族性」都一再印证其正确--大陆那些富起来的「大款」,可有「发财立品」?可会学识「文明世界」的价值,例如追求民主、自由、人权、法治,以至种种「普世价值」的美德?不要说远,单是在个人卫生,以至公德心方面,答案亦显而易见--有病的就是所谓「中国文化」本身,是华人社会的环境、习惯的潜移默化。

以此路进,套用黄仁宇《新时化的历史观--西学为体 中学为用》的方式,早就有了解答--就是思想的全盘西化。香港年轻一代的本土主义,其实就是来自思想日益西化的影响。八年前,我对此提出,这是有如电脑OS作业系统的改变,因为旧有「中式」作业系统,根本无法符合当代文明的要求,其种种有如陶杰所说的「小农DNA」,需要去芜存菁,甚至全盘摒弃;陶杰的方法是推崇英美的「进步」,对比起华人社会的反智;而年轻本土主义者所追求的,则是和中国文化以至中国,来一个更彻底的否定,这其实不是新鲜事--只不过,近百年前的五四运动再来一次。因此,如果要指陶杰是「本土族群主义的养份」,那么胡适、鲁迅、柏杨等都是。的确,陶杰很受欢迎,但他只不过是道出了民心的潮流,因为在内心深处同样批判旧思想的,其实是香港人自己,陶杰只是把大家的心声,以其妙笔引起更大的共鸣而已。

至于梁文道更大的错误,就是尝试在纸上或所谓「理论」,去找出香港本土主义的「养份」,然后,把矛头指向陈云与陶杰。观乎西方历史,当知道世界各地「民族建构」的过程,多来自一个差劣而不合格的外来政权的殖民统治;香港本土主义的源头其实只有一个,就是中国共产党。由于中国共产党在香港推行大量荒谬的政策,弄至本地年轻一代由生子没有床位、养子没有奶粉、教子没有学位,行街睇戏坐车,以至去乐园也没有空位,这种绝望的高压政策本身,才催生了香港的本土主义。梁文道等的错误,就有如当年中共把香港「民心未回归」推去「一报一刊两枝咪」般,而不是其荒谬的施政,是倒转因果的本末倒置。没有政府的倒行逆施、没有每日遭遇的中港磨擦、没有中国的殖民统治,陶杰主持多几多晚《光明顶》或陈云再写多几多本《城邦论》,也不会受到愤怒香港人所追捧。套用香港左翼最常用的一句,请「对准政权」--源头就是中国政府及其政策。

幻想香港有人可以靠卖书变成希特拉再上台屠杀中国人,实在是历史与政治的白痴--香港与中国的力量对比,就有如幻想同属德意志民族的小国列支登士敦、卢森堡,甚至是瑞士、奥地利,可以大屠杀德国人般脱离现实。请不要离地幻想,以为几本书或者几个电台节目可以变成毒气室--希特拉的《我的奋斗》,是上台后才成为真正的畅销书,而希特拉可不是靠卖书上台的。

(自由亚洲电台粤语部评论 http://www.rfa.org/cantonese/commentaries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