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22日星期四

苏三:西来说著作重磅来袭(附拉克伯里著《中国文明的西方起源》自序)

2016-09-23 

苏三按: 对于西来说研究的迫害或排斥在中国可谓自古有之。比如从最开始的清朝。维基上如此说:"清朝最早提出西来说的,是西学东渐时期的天主教传教士,比如南怀仁在《道学家传》小序中称伏羲亚当的"第十三代子孙"。李祖白因受汤若望的影响,在《天学传概》中,也提出"中国之初人实如德亚之苗裔"。这种说法立即遭到了中国学界的反对,杨光先更是以此作为反对西方历法的借口,称李祖白"实欲挟大清之人尽叛大清而从邪教,是率天下无君无父也",掀起了康熙历狱。此后历狱虽然得以平反,但是中国文化西来之说,不复有人提起。由康熙帝亲自支持的"西学中源"论,成为了学界的共识。"

清末与民国,西来说研究在中外科学家的共同参与下再起波澜,之后因为抗日的爱国主义需要再灭。之后因为"文革"再灭。一个学术活动如此命运多舛,可谓诡异而罕见。

时至21世纪,由我倡导的全球文明同源已经是第N波中国文明西来说浪潮了。今日中国人的本性看来依然并没有大的变化。到了改革开放的今天,研究西来说依然被看作是"汉奸"行为(2005年我仅只因为研究西来说被中国网民评为中国最著名"汉奸"之一)。所以,今天不仅是西来说的正面研究,连常规的西来说学术史梳理以及史料整理,全因为都被体制内排斥,竟然都由民科们包圆儿了。这在现代社会是极不正常的一个学术现象,但它就是如此发生在光天化日之下了。

有许多中国学者说,西来说缺乏证据。但你可以问问他们对于以往的西来说到底了解多少,恐怕答案是零。因为中国学界向来没有对西来说的研究史做出过有效的梳理,所以他们根本就不了解整体的西来说研究面貌,更谈不上对于西来说史料的掌握。西来说几十年来在中国学界甚至就是个敏感词,只是最近几年才解禁。所以,从某个角度讲,今天中国尚无一人真正配得上对"中国文明起源"说三道四下定论,因为中国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始终是畸形的,是反科学、反学术的,从根源上这一研究就带着深刻的民族主义偏见。因为他们屏蔽了西来说资料进入中国,始终保持着独眼看中国的偏狭习惯。时至今日体制内学者对这种状况不仅没有人抗议,没有人感到屈辱,反而甘之如饴,动辄都要标明自己是中国文明独立起源的支持者以表示政治正确。

感谢互联网的支持,现在海内外民科共同联手在中国文明起源领域内开始向体制内学者发起学术挑战。不仅正面的西来说研究中已经有了海外同胞的加入,而且现在庞大的拉克伯里有关中国文明西来说研究体系的整理与翻译也正由一位海外华人Frazer来领衔完成了。


Frazer是位事业有成、严肃严谨的学者,在此,我也强烈呼吁出版界关注他的翻译工作,使他的努力早日得到应有的社会关注。


让我们先睹为快,看看今天刚刚热乎出炉的序言吧:


-----------------


拉克伯里著中国文明的西方起源》


自序 / Frazer翻译


 中国人是人类最大的一个家族,他们宣称自己的文明自古以来从未中断,而那些更为古老的文明现在均已消失,例如埃及人、巴比伦人、埃兰人、亚述人、爱琴海希腊人和假赫梯人的文明。仅凭这一点,就应该引起历史学生的兴趣,无论这与西方生活距离有多远。上面所言那些古老文明的辉煌所留下的文物少而分散,但中国的情形则不同。因为中华文明还活着,所以其优势是有一个自始至今未中断的历史记录。


 不过这个中华文明的来源长期以来似乎没有一个好的解释,它与西方人的文明进行比较所得到的相似或不相似只能证明有关它的各种起源理论是极为矛盾的,或是未经证实的。不过历史科学的各项进展已经表明,文明的中心从来不会在民族冲突之外产生,文明的火花可能来自一个或几个人或一个迁徙部落在贸易、宗教或寻找安全的驱动下突然开窍,产生了一种开创性的引导性精神。


 历史科学的研究还向我们表明,人类的迁徙和旅行要比我们之前想象的要广泛的多的多,从来没有所谓 "一个国家的历史"这回事。 智慧的民族从来就是只要有机会,就会从其它文明哪里借取新鲜的元素。我们目前的工作同样说明,这个法则对中国来说也不例外。历史研究的结果揭示出一个重要的事实,即在我们所有的研究案例中,文化总是来自外部,而非什么本地自发演化的结果。


 从呼罗珊( Khorasan,西南亚古地区名)巴达克山( Badakshan,阿富汗,青金石的主要产地)和东突厥向卡尔迪亚王国( Chaldea,古巴比伦人建立的一个古王国)出口天青石、红宝石、绿松石、银、锡、石棉和黑、白软玉( nephrite jade)使得西方(指西亚,下同)的文明能够在公元前 2300年后传入中国。如本书首次揭示,自公元前 2300年开始,同样还是贸易,虽起初不规则和偶发,开始独立发生,后来和宗教一起,先是通过陆地,后来在公元前 700年之后通过海路,促进了西亚和东亚之间不间断的交流,所以尽管地理上相隔甚远,尽管传播需要时间,中国从来没有不了解西方的文明进展,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利用这些知识。


 中国人聪明但缺乏原创力,深深浸淫在对古人的崇拜之中,特别是引入文明的那些先人。他们保守而尊崇先例和旧制,贪睡于旧梦,活在过去之中,倒也在古籍和文明中保留了他们恰巧有机会在历史上进行过接触的那些古老文明的残余。当然,对这一点并不能提供如合约那样的绝对证明,但巧合和相似之处实在是太多了,中华文明与西亚文明往往成类相似,历史和资料非常相符,使得我们不得不相信中华文明其实来自西亚文明,虽然在传播适应过程中,中华文明获得了某些特有的性质。


几乎在所有方面,只要能够核实,我们发现在西亚的创新和变化都会后来以某种方式找到通向中国的道路。反过来的情况倒是没有发生,这种单向影响的状况一直没有变化,因为上古中国能够反哺西亚的东西极为有限,例如丝绸。可是即便是丝绸西亚在很长时间内也没有什么大需求,主要是因为有印度人的棉花布匹进口(译者注:棉布在公元前5000到6000年在印度发源,丝绸约在公元前3500年在中国发源)。还有一些水果通过古代贸易传到了波斯。 大众消费类商品因为运输困难而不值得买卖。古代的贸易由一些小贩进行,主要还是买卖写稀有珍贵商品。


这里需要加以说明的是,中国官方常把中国西北部的历史作为自己文明的一个主要部分,其实并不介意承认其文明的外来影响,如果真实情况就是如此的话。倒是近代的一些历史编纂学者因爱国情怀而罔顾史信原则和史料矛盾,系统地把每个进步和创新都归功于本国的古代圣贤,而他们编纂的这些书籍又成了研究中国上古史的汉学家的唯一资料来源。


这些问题吸引国外学者的关注已有不少时日,他们企图根据手中所掌握的有限资料找到一个答案。最早的解释是耶稣会教士Jesuits, J. Edkins在1871年和McClatchie在1856提出的迁徙理论,即中国人祖先从希纳尔平原(译者注:Sennaar,或Shinar,《圣经》中提到的名称,即苏美尔或巴比伦尼亚地区)迁徙过来。后来有埃及学学者Deguignes在1758年提出埃及祖先殖民理论,这个理论后来又被埃及学学者 Goodwin 在1869年提出的埃及说所继承。在破译楔形文字取得进展的压力下,1868年又有Pauthier,、De Eosny和Fr. Lenormant三人提出塞族人-巴比伦人起源说。这个领域后来又被不断扩充,有Hyde Clarke于1878和W. St. Chad Boseawen于1879提出的埃及起源的新理论。.另一方面,James Legge在1865年、John Chalmers在1866年的一本小册子中,Wells Williams以及Freiherr von Eichthofen在1877年,则断言中国文明肯定有个说不清的西方起源,也许是通过土耳其传过去的。中国的历史文献中有各代注释家和学者的理论大量交织在一起,每代人对前人理论均有改进,使得外国学者或汉学家们既被中国历史文献的错综复杂弄得晕头转向,又摆脱不了它们的控制,因而看不清历史中的虚幻,只能退而不言,宁愿保持盲目和危险的怀疑主义态度,几乎对任何问题都持疑议,包括孔子是否在历史真正存在过。

 



 

 

 

这个领域最新的学者是C.J.Ball, 他在1890年到1893年间在《巴比伦和东方档案》(这是19世纪一个杂志,专门研究东方考古)上发表了几篇论文,被收入英国圣经考古协会的论文集。他的文章开头完全不提我在这个领域以往的研究成果,就下结论说阿卡德语(Akkadian)和中文之间有某种紧密关系,而后者的文字是从古迪亚王(Gudea)到汉莫拉比王(Khammurabi)时期的巴比伦人文字的衍生物(这个观点其实是我在1888年提出的),而这个期间有开化了的阿卡德人迁徙去了中国。(天啊,这些推论与我在《亚伯拉罕后裔参建中国夏商周》之间可能是有关联的——苏三注

 

(译者注:圣经考古协会(The Society ofBiblical Archaeology 1870年在伦敦成立,宗旨是推动圣经考古研究,它出版的一系列论文集被保留了下来。1919年该协会与并并入英国皇家亚洲协会)

(译者注:古迪亚是公元前2144年到2124年美索不达米亚南部的Lagash国的统治者,他的儿子Ur-Ningirsu继承了他的王位)

(译者注:汉莫拉比,公元前1810年到1750年,是第一巴比伦朝代的第六位国王,于公元前1792年到1750年在位。他通过不断的军事征战保持了对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控制。他因汉莫拉比法典而出名,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一部法典)

 

1880年,经过之前12年的艰苦劳作(其中有10年花在研究各种早期理论的缺陷上),借助新的亚述学研究成果,我已经能够首次对公元前23世纪经东南亚到达中国的文明人群提出一个框架性的描述,而东南亚与中国的交流就是西亚和中国之间最早的交流,这个在本书中将会加以论证。这个观点是我首次提出的,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人这么提过。我的理论少数人赞同,大多数人误解,某些人恶言攻击,绝大多数人根本没听说过。我仍坚持我的研究,并且越来越坚信我的方向是正确的:中国人,这个对人类未来的物质生活将有重大影响的族群,在古代并没有置身于文明的大合唱之外。

 

我十分感激早期对我的工作给予了极大支持的杰出学者们,包括已故的威廉-赖特-沃克斯、弗朗索瓦-诺尔芒(1880年)、爵士亨利-罗林森少校(1884年)、我的朋友E.K道格拉斯(1879年)和已过世的亨利-优尔上校。我仍能记得1887年已故的乔治--甘贝伦茨对我说过,50年之后,这些因循守旧的汉学家大佬们就得在我的耀眼发现下从神坛上爬下来。

 

(译者注:威廉-赖特-沃克斯(William Wright Vaux(1818/2/28 – 1885/6/21),是英国19世纪著名的古代学者。他1841年加入大英博物馆文物部,从1861年起是货币和金属部的负责人,1870年因健康问题辞职)

 

(弗朗索瓦-诺尔芒(François Lenormant1837 – 1883,是法国19世纪著名的亚述学家和考古学家)

 

(爵士亨利-罗林森上校(Major-General Sir Henry Creswicke Rawlinson),1810-1895,是英国远东公司军官,政治家、东方学者,人称亚述学之父)

 

亨利-优尔上校(Sir Henry Yule1820 – 1889) 是著名的苏格兰东方学者,他发表了许多游记,包括翻译了14世纪多米尼加的天主教修士约丹努斯写的介绍马可波罗的著作和介绍印度的著作《奇迹》(Mirabilia)。

 

(乔治--甘贝伦茨(Georg von der Gabelentz),1840-1893年,是德国语言学和汉学家,他1881年写过《中文语法学》一书,据说至今是古代与法学最经典的著作。他是欧洲最早研究《管子》的学者,在十九世纪末发表了《管子哲学》等论文)。

 

在那之后又有了更多的支持我的理论的证据面世,我也许可以说,我的观点现在已经得到了80多位著名学者的支持,包括一些当今主要的汉学家、亚述学家和东方学家的认可。此外,我的著作两次获得过法兰西文学院的奖励。然而,既得利益者、偏见、对新知识的漠不关心,加上对证据的不熟悉(这些证据是一点一点在14年间在150多种刊物上逐渐提供的,包括书籍、小册子和原创文章等),使得许多学者无法在掌握充分知识的基础上对此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而本书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帮助他们做到这一点。

 

(译者注:法兰西文学院(Académie des inscriptions etbelles-lettres)是法兰西学会(Institut de France)下属的五个学术院(cinq Académies)之一。文学院的宗旨是鼓励和促进历史、考古及文献研究,即从事对古代、中世纪、古典时期文明以及欧洲之外文明的古迹、文献、语言和文化研究。)

 

我必须坦率地承认,当我1889年开始写作这本书时,我并不知道结论将是什么。我的目标就是1)总结过去我研究中国考古各个方面的文章、专题论文甚至是书籍,阐明那些对我以及对我的读者来说十分清晰的中国文明来自迦勒底-埃兰(Chaldea-Elamite)文明的观点;(2)继续研究那些形成中国文化的其他来源。

 

但是自那时开始的后来5年的持续研究中,我慢慢发现在最初的清单中(见本书9-27页)部分西来要素被强调但证据不够充分,但大量其它证据反而被忽视了。后来在本书的成书过程中,通过交互对照将这些缺陷被不断纠正了,这些纠错内容主要包括在本书的"补遗和勘误"338-372页)这章内。从第2页到第258页根据《巴比伦和东方档案》而做了重印。这期间2个最重要的发现一是周穆王在公元前986年的旅行,以及海洋贸易者厄立特里亚人(Erythraean)在公元前7世纪之前到达中国沿海的记录。

 

本书只谈中国上古文明史。中国的整个历史要大得多,这是我目前正在研究的。本卷是在材料的极度欠缺下写作的,所以需要读者的最大谅解。希望读者在阅读全书之前,先阅读第373397页。

 

拉克伯里

Fulham, 18946.


------------------------

拉克伯里的头衔(看来是个正规军):


Doct. of Philosophy and of Letters (Lovan.") ; 

Laureate of the Institut de France (Academie de$ Inscriptions,1889-1893) ; 

M. C. Philological Society;

M. hon. Royal Asiatic Society ; 

M. C. Academie de Stanislas, Nancy ; 

M. hon. Societe Orientale, Louvain; 

M.C. Peking Oriental Society ; 

M. . C. Academie des Sciences, Marseilles ; 

M. C. Societe d' Archeologie, Bordeaux; 

M. Societe de Linguistique, Paris ; 

Prof, of Indo-Chinese Philology (formerly of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 

Director of "The Babylonian and Oriental Record," 



 writing 拉克伯里


Conflicting modification on September 20, 2016


Frazer 翻译:中国文明的西方起源


  《中国文明的西方起源》


   作者:拉克伯里


      目录


     章节


      引言...ix-xiii


     II.


1                   摘要和总览                                                                     1


II     3           此问题的总状况                                                               3


III     5           中国的西方起源 追溯和日期                                             4


IV     13      中国早期文明从巴比伦和埃兰吸收的 文化要素概表           9/378

          13      科学和艺术                                                                 9/334

          19      书写和文学                                                                 14/346

          25      机构和宗教                                                                 19/348

          27      历史传统和传说                                                           21/349

          32      埃兰起源的特殊证明                                                   25/348


VI       34      从后期渠道进入古代中国的亚述 -巴比伦 文明          29/85/3/50/357

          36      西方起源的古代王朝                                              30/350

          37      东方玉石贸易                                                        31/351

          42      东方海上贸易的古代路线                                         36/358

          46      南方和西南方的古代陆地路线                               38/353

          52      蜀-四川贸易及其路线                                             46/196/354

          81      公元前2000年到 700年的记事                              69/354


VII 中国在公元前 770年到220 年从 巴比伦、波斯、印度、埃及和 希腊文明引进的东西 85

          97 回顾85/357

          102 奇家时代(Wonderism) 88/358

          109 厄立特里亚海上贸易者和中国的奇家 96/359

          130 来自西南的影响和人道教的开始 117/361

          147 西北鞑靼人的影响和蛮族习俗 131/361

          155 内部反应,孔教第五阶段 138/363 第五阶段,480-221 B.C.

          163 新道教的形成


145 注:

奇家是法国汉学家拉克伯里( 1845年-1894年)为了区分原始道家的稷下学宫和老子所代表的哲学流派道家而人造出来的一个词汇。拉克伯里相信中国文明受到了早期来自 厄立特里亚海和印度洋的贸易者的影响,他们在公元前 675年在中国东部建立了一个聚落,地点在周朝时期的齐国(山东境内)的琅琊(靠近临沂)和即墨(胶州湾东北和西南)。在古代中国的钱币历史中,即墨是个重要的铸币地,齐刀( 春秋战国 时期由齐国铸造的刀币。最迟在春秋中期,齐国已大量铸行刀币,直至 秦朝统一货币,齐刀一直是齐国最主要的 流通货币。)就是在这里铸造的。这些外国人,包括赛伯伊人 (Sabaeans,是首先开化的阿拉比亚人,从事印度洋和地中海沿岸之间的贸易)、叙利亚人和印度人带来新的观念,例如天文学和迷信,通过这些水手的故事唤醒了当地人对神奇食物的好奇心。当时的社会和政治气候特别适合这种观念的传播。中国的各诸侯( Princes)非常渴望新奇的事物来表示他们独立于他们曾经崇拜但现在已经失敬的周朝的宗主权。据拉克伯里说,这支学派和早期的哲学道家相结合而产生了宗教性的道家。奇家产生于印度洋贸易殖民者的影响。这些殖民者定居在山东即墨,传授天文学和自然的神奇变形力量,和老子的纯道家相结合而产生了所谓新道家,而老子对此十分反对,努力抵制奇教、道教和萨满教的扩张。孔教的兴起将这些不同教派的成分吸入其中。此词已经过时不用。宗教性的道教以后均用新道教来表示,通常带有玄学成分。


§§174 东北的西方影响 ..155

„ 181 与火有关的发明 ... ... 159, 364 \

,,184 同上 ... ... ...164

,,187 其他发明 ... ... ...169

,, 191 起源于印度的发明 ... ... 171, 865

,,197 北方的影响... ... •...176,365

,, 198 来自南方的西方影响 ... 178, 366

,,191 霍尔木兹海峡的舰队在中国东南沿海 ... 178

„ 207 半中国的大楚国 ... 190, 367

„ 212 非中国的蜀国 ... 196 第六阶段:221 B.C. to 220 A.D.

,,219 帝国 ... ... ...203,367

,,227 佛教的流入... ...210,267

,, 234 民间与西方的交往 ... 213, 368

,,239 官方与西方的交往 ...218

,,246 官方与西方的交往 ...229,269

„ 249 „ „ 与东南和南方 232, 269

,, 259 海上贸易的变化和竞争 ... 239, 370

,, 269 官方与西南方的交往 ... 249, 370

,, 280 外国和中国人的贸易水军 ... 259, 370


VIII. Excursus ... ... ... ... 264

„ 284 西王母和穆王远征突厥 c. 986 B.C. 264, 370

,,297 西部的一些老地理知识 ...275,371

,,299 指时针与日晷... ...277

,,302 关于漏刻 Clepsydra ... ... ...279

„ 305 指南战车和海罗盘的来源 ...283

,, 309 古代中国天文学的国外历史起源 ... 286


IX. 反对意见的答复 ... ... ... 291

„ 312 南方起源 ... ... ... 291

,,313 自生长和发展 ... ...291

,,315 单音节理论 ... ...293

,,316 Astrognosie ... ... ...294,371

„ 321 文明中国人最早的名字巴克Bak (百姓) ... 302

„ 330 所谓从西亚到东亚的旅行难度 ... . . 308

,,338 西方古物的沉默... ...314


X. 从文明的"Bak Sings"东迁传统和传说对 历史和地理进行重构

     从西亚到中国:2332-2285-2283 b.c. 316

,,240 信息来源 ... ...316

„ 343 从原始位置Seat到玉矿 ... 317, 372

„ 351 从玉矿到西南甘肃 ... 325

354 从西南甘肃到山西南方 ... 328


注: 能造鸟兽形文字之但克(Dunhit,迦勒底语Dungi),即是中国传说中造字之仓颉; 东迁之西亚民族用原来的都邑之名巴克(Bak)作为自我之指称! 即中文古籍所言之"百姓".


TABLE OF CONTENTS.


XI. 之前章节的补遗和修正, §§ 367-379... ... ... 338


XII. 按时间叙述前中国 AND 从文物看中国引入的文明 ...373

     I. §§ 880 前中国期的本地文明 ... 373

     II. „ 383 有中国的Bak Sings带入的文明 ... 376 他们自己的 ... ...376

          „ 386 从西南亚获得的 ...378

     III.

„ 390 西方与中国的关系及其进口时间表 2283 B.C. to 220 A.D ... ...381

„ 390 从黄帝到夏朝 c. c. 2280-1964 B.C. ... ... 381

„ 391 从夏到商 c. 1954-1686 B.C. ... ... ... 381

„ 392 殷商期: c. 1686- 1111 B.C. .. ... ...382

„393 西周期 , 1110- 770 B.O ...383

„ 394 东周期 770-481 B.C. ... ... ... 385

„ 395 战国期, 481-221 B.C. ... ... ... 886

,,396 中国的帝国, 221 B.C. to 220 A.D. ...889

„ 397 结语 ... ... 895

„ 400 年代对比 ... ... 396


Alphabetical Index ... .. ... • 898


List of important Errata

---------------------------------------


拉氏一生著述甚丰,著作主要有:


《中国文明的早期历史》 

《论中国古代文献的历史》 

《公元9世纪的纸币和可能的皮质货币》 

《掸人的摇篮》 

《巴比伦和中国》 

《居鲁士有没有将文字带到印度?》 

《中国人之前的中国语言》 

《韩国的石人》 

《Yueh-Ti(月支?)和中国的早期佛教和尚》 

《古代巴比伦文字及其中文衍生物》 

《金人与满洲》 

《古代汉语的非单音节字》 

《中国人的黄帝和埃兰人的Nakhunte》(Nakhunte是埃兰人的国王,公元前1185年到1155年) 

《楔形文字中记载的安息国历史 

《公元前219年佛教如何传入中国?》 


其文集有:


论古代玻璃和煤的历史及其中国女娲彩石的传说  

西亚的两个中断的历史时期 

中国的丝绸女神及其传说 

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621年间的中国货币大全 

中亚和东亚的文字起源 

中国上古文明的西方起源 


----------------------------------------------

友情广告:想知道你的父系基因吗?严实博士的"源基因"测试点正式在上海复旦开张了: http://yoogene.com

-------------------------------------------------

新朋友请摁二维码关注,老朋友请转帖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