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8日星期五

温浦平:「中國製造」注定失敗告終?

中國以外地區,近年對「中國製造」產品起戒心,提高了警覺。
最近出現兩則新聞,進一步令中國以外地區,對來自中國的產品提高警覺。

第一則是有美國信息安全機構發現,部分安卓手機被預先安裝監控軟件,每72小時就會將用戶地理位置、短訊內容、聯絡人名單等敏感資料,傳送到位於中國的伺服器。該監控軟件由一間中國公司編寫,自2012年成立以來,有向兩大內地手機生產商「中興」和「華為」提供軟件。

第二宗就是樂視集團資金鏈緊張,投資大計陷於停滯狀態,去年聲稱投入一百億元打造智能汽車王國,亦被美國傳媒揭露只是一個虛張聲勢的投資計劃,類似一個翻版的龐氏騙局。

第一宗新聞說明,就算中國企業家如何努力,都擺脫不了人家對中國的懷疑。政府長期視人民為草芥,人權和個人基本自由被政府蔑視,這種管治意識,肯定影響到民間企業的形象,因為稍有財力的私人企業,都被視為有官方背景,政府就是透過企業,控制和監控人民。事實上,不少大型電訊企業,跟國企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政府的形象,就是國家的形象,也是企業的形象。

政府形象拖累企業發展

華為、中興這兩家具濃厚官方背景的企業,近幾年向全球銷售平價智能手機,每部手機都要作出巨額補貼,這樣的行為,完全不像一家正常商業機構的行為。業內人士認定,他們透過智能手機,獲取全球用戶的私人數據,這些數據,無可避免會跟中國安全部門分享。通訊界最新的發現,就是中國出產的WIFI ROUTER路由器,也跟中國手機一樣,可以自動把使用者數據傳送回中國,歐美很多大型企業,已開始禁止使用中國牌子的同類產品。

至於樂視集團全身投入的無人駕駛電動車,外國人看在眼裏,就是嗤之以鼻。所有高科技,甚至是關乎用者生命安全的產品,除了必需掌握關鍵技術,就是消費者對你的信任。過去十年,中國政府拒絕建立一個真正向人民負責的政治制度,政府與人民、企業與人民、甚至人民之間,都處於高度互不信任狀態,誠信被漠視,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商業活動只能長期停留在粗獷而原始的階段。儘管中國的航天技術已位列世界前列,但要轉化成可製造盈利的商品,在現階段,看不出有任何出路。

現在唯一的方法,就是收購外國知名企業,用人家的品牌來支持自己的產品,例如聯想收購IBM,但這亦只能造就個別成功例子。

回看二戰後的歷史,繼歐、美各國後,日本、南韓、德國的商品能夠在全球熱銷,其中一個共通點,就是這些都是成功轉型的民主國家,全球消費者相信的,就是這套切合普世價值的制度,因為這才相對地為消費者帶來最可靠的保障。一個不重視人民權利的國家,她控制下的企業,亦不會尊重消費者的權益。這個是基本的經濟定律,現在中國的發展模式,正正就是用上洪荒之力,打破這個定律。
——东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

页面